卫气和名曰缓,荣气和名曰迟,迟缓相搏,名曰沉。注家皆释胃寒下利,不但文义不属,且与芩、连之<目录>卷二\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少阴病,饮食入口即吐,心中「嗢嗢」〔温温〕欲吐,复不能吐,始得之,手足寒,脉弦迟者,此胸中实,不可下也,当吐之,若膈上有寒饮,干呕者,不可吐也,当温「温温」当是「嗢嗢」,嗢嗢者,乃吐饮之状也,当改之。
主以八味肾气丸温补下焦。程应旄曰:不曰病有,而曰脉有,二气所禀,有偏胜也。
人气不正者,由七情动中,服食不节,房欲过度,金刃虫兽,伤其气血,尽足以受病也。 如寒无寒,如热无热,似外感而非外感也。
寸口脉浮无力,为虚为风,牢坚有力,为实为寒。饮食如故,以病属下焦肾,而不属中焦脾故也。
以上皆外邪兼内饮合病,微细之辨,临证又当合『内经』五藏六府,互相传乘之欬而辨之,则尽善矣。出呼而来也,入吸而去也。
行迟者,风病筋络不利,故曰:行迟者,表强也。今咳逆上气,惟时时唾浊,痰涎多也。